- · 《辽宁中医杂志》编辑部[10/30]
- · 《辽宁中医杂志》杂志社[10/30]
- · 《辽宁中医杂志》杂志社[10/30]
- · 《辽宁中医杂志》期刊栏[10/30]
- · 《辽宁中医杂志》数据库[10/30]
- · 《辽宁中医杂志》投稿方[10/30]
- · 辽宁中医杂志版面费是多[10/30]
研究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0 引言 中风后尿失禁在西医当中被归类于神经源性膀胱,主指脑卒中后膀胱中枢神经损伤引发的贮尿障碍,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[1]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中风后患者尿失禁
0 引言
中风后尿失禁在西医当中被归类于神经源性膀胱,主指脑卒中后膀胱中枢神经损伤引发的贮尿障碍,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[1]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中风后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达到了44.4%,其中急性期发生率约为34.6%,恢复期发生则为50.9%,在后遗症期的发生率则达到了54.5%,尿失禁发生后还会增加褥疮、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风险,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疾病康复造成严重影响,因此,寻找一套可以有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康复方案,改善中风患者的临床预后,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,一直是临床重点研究的课题[2-3]。基于此,本文研究了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有效性,现报告如下。
1 对象、方法
1.1 研究对象
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,我院接收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64例,先随机抽取出32例设为A组,给予常规西医康复治疗,其余32例设为B组,给予中医院综合康复疗法,A组:女18例,男22例;年龄48-78岁,年 龄 均 值(56.)岁;病 程:8天-18个 月,病 程 均值(9.)个月;B组:女19例,男21例;年龄49-79岁,年龄均值(57.)岁;病程:9天-19个月,病程均值(10.)个月;此研究已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,且对比2组病患资料显示(P>0.05),可作对比。
入组标准: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中风后尿失禁患者;意识清醒,认知功能正常;病情稳定可配合常规检查;患者及(或)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。
排除标准:非脑血管病导致的尿失禁者;因疾病、手术等原因导致排尿障碍者;合并心、肝、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;晕针或凝血功能存在障碍者。
1.2 方法
A组:给予西医常规盆底肌训练与排尿功能训练康复治疗,方法为:(1)盆底肌训练。指导患者自觉增加排尿的时间,定时进行饮水与排尿,饮水之后的2-4h需定时排尿,鼓励患者排尿。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,让患者最大程度的感到适合、便利,若患者使用尿垫,需定时检查和更换尿湿尿垫。(2)排尿功能训练。护理人员从患者的脐至膀胱底,以顺次推移的方式进行手法按摩,对其膀胱收缩功能进行刺激,促进膀胱的收缩,帮助排尿。(3)膀胱功能训练与行为矫正。对患者每天的饮水量进行严格控制,即不能饮水过量,也不能饮水过少,提醒患者一定定时定量的饮水和排尿,以此刺激其膀胱的自主神经系统恢复,告知患者自主训练排尿的重要性,并为其制定自主训练计划,要求患者清醒期间严格执行训练计划。
B组: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,具体如下:(1)中药治疗。给予患者益肾固摄通络方辨证加减治疗,药方由益智仁、桑螵蛸、黄芪以及牛膝等中药组成,药方中的桑螵蛸具备补肾缩尿、益智仁、补肾暖脾以及固摄缩尿等多重功效,黄芪可以补气,牛膝可以补肝肾、通经活血、引火下行,治疗中可依据患者的症舌脉症状进行中药加减。(2)针刺治疗。取患者中极、四神聪、委中、气海以及关元等穴位,对其皮肤进行消毒后,以28号1.5-2.0寸的毫针行针,将针快速刺人皮下,提插捻转至,再平补平泻,留针30min,每天1次,每周治疗6天,持续治疗4周。(3)艾灸治疗。取患者腹部气海、关元以及中极穴,取平躺位,施行温和灸,高度以患者可耐受且不伤痛为佳,与皮肤保持1.5-3cm距离,于2个穴位上方处交替烘烤,注意动作轻柔,以免艾灸灰落下烫伤患者,穴灸时间10-20min,每天1次,一疗效程10次,持续4周。(4)心理护理。充分尊重患者,保护患者的尊严,多以言语鼓励,增强患者疾病康复的信心,消除负性情绪,生活上多关怀患者,指导对每天的排尿情况进行详细记录,并注意会阴的干燥与清洁。(5)健康教育。向患者讲解正确的导尿操作方法,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,让其配合,提升治疗疗效;教会患者正确识别尿路感染与预防,让其正确掌握自我导尿技术和时机。
1.3 指标观察
治疗前后,分别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给出的尿失禁问卷表简表(ICI-Q-SF)[4]评定患者的尿失禁程度,满分21分,得分越高表明尿失禁程度越严重。
以ICI-Q-SF评分为依据评定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,具体为:经治疗,患者的ICI-Q-SF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超过90%为显效;治疗后,患者的ICI-Q-SF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50-90%为有效;治疗后,患者ICI-Q-SF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降低<50%甚至增加为无效。(显效+有效)/总病例数=总有效率。
1.4 数据分析处理
文章来源:《辽宁中医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lnzyzzzz.cn/qikandaodu/2021/0804/696.html
上一篇:音乐疗法在慢性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从瘟疫浅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